close

認購()權證為具有高槓桿特性之商品,交易特性與一般股票不同,投資人交易前應特別注意權證履約價格與標的證券市價之關係,以及是否具履約價值,並評估權證價格是否合理,以降低權證交易之風險。
另由於權證具存續期間,屆期且無履約價值者,該權證即無任何價值,請投資人特別注意。


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權證名稱





權證代碼及其掛牌名稱



上市日





即權證掛牌上市的日期。



到期日





即權證掛牌最後交易日期,在上市日與到期日之間,稱為權證的
發行存續期間,通常為1年、9個月或6個月,若至到期日,標的股價
仍未達履約價,則權證之價值(價格)會變成0,買方有全部虧損的風險,
所以,專家一般建議權證的買方投資權證的資金比例,應在風險性
資產的3~5%左右,最高不宜超過10%



發行單位





即權證發行的數量,以千股為單位。



發行價格





即權證發行之價格,以每股為單位。



發行履約價





即權證發行時所設定之履約價,通常以價外發行,認購權證發行時的
履約價會高於當時標的證券的市價,認售權證發行時的履約價會低於
當時標的證券的市價;若標的證券經過除權息等因素調整,發行履約價
會與最新履約價不同。



權證種類





分為認購及認售權證兩種,買進認購權證為作多,買進認售權證為作空。



行使比例





即每單位權證可要求履約的標的股數,如行使比例為1,則每單位權證
可要求履約標的證券1股,如行使比例為0.1,則每單位權證可要求履約
標的證券0.1股,標的證券若有除權或除息等股東權益分配變動時,
權證的行使比例便會調整,通常不建議操作行使比例低於1的權證。



上限價格





認購權證發行者(如證券商)可在發行時設定標的證券股價的最高價格,
以限制其最大損失的風險,如標的證券股價觸及或超越上限價格,
則發行者最大損失為上限價格減去履約價及發行價格。
認售權證發行者(如證券商)可在發行時設定標的證券股價的最低價格,
以限制其最大損失的風險,如標的證券股價觸及或低於上限價格,
則發行者最大損失為履約價減去上限價格及發行價格。
有設定上限價格的權證價格會比沒有設定上限價格的權證低。



 





 



 





 



 





 



 







最新履約價





權證之最新履約價,標的證券若有除權或除息等股東權益分配變動時,
則最新履約價會與發行履約價不同。



內含價值





認購權證內含價值=標的收盤價-最新履約價;
標的收盤價<=最新履約價,則內含價值為0。
認售權證內含價值=最新履約價-標的收盤價;
標的收盤價>=最新履約價,則內含價值為0。



時間價值





時間價值=權證收盤價-內含價值。



剩餘交易日





權證到期前剩餘的實際交易日數(即扣除股市休市日)



時間價值/





每日時間價值=時間價值÷剩餘交易日,單位為每一股()/()
可比較相同標的且履約價相近的不同權證所需付出的時間成本。



槓桿倍數





槓桿倍數=標的收盤價X行使比例÷權證收盤價;
亦即標的證券若漲跌1%,權證最大漲跌的倍數。
深度價內的權證,槓桿倍數會較低,深度價外的權證,槓桿倍數會較高,
即將到期的無價值權證,槓桿倍數會極高。
若認購權證之槓桿倍數低於2.5(假設融資自備款為4),則應轉為
融資操作。
若認售權證之槓桿倍數低於1.12(假設融券保證金為9),則應轉為
融券操作。



報酬率(%)





發行報酬率排行以發行價格計算權證發行至今之報酬率排行。
權證發行以來之報酬率=(權證收盤價-發行價格發行價格×100
實戰操作報酬率中以權證大進擊建議買進及賣出之實戰操作結果
所計算的報酬率。



價內外(%)





認購權證:(標的收盤價-最新履約價最新履約價×100
認售權證:(最新履約價-標的收盤價最新履約價×100
價內以紅色顯示,價外以綠色顯示。
價內外(%)>=14%,定義為深度價內權證。
價內外(%)14%-12.65%之間,定義為價平附近權證。
價內外(%)<=-12.65%,定義為深度價外權證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奇犽 的頭像
    奇犽

    小散戶 投資人

    奇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